安全与法制同行 精选

星期五, 02 6月 2023 15:15 作者

安全篇

一、消防安全

如何防止学生宿舍发生火灾?

1、不乱接电源,不乱用各种电器。2、不吸烟。3、不点蜡烛看书。4、不焚烧杂物。5、燃易爆物品。6、近枕头和被褥。7、关灯,嗅到电线胶皮糊味,要及时报告,采取措施。

二、食品卫生

1、就餐应选择在校内食堂及取得卫生许可证的饮食店或商店,尽量减少到校外就餐,不去卫生条件较差的马路餐桌或个体摊点进餐或购买食品;

2、生吃的蔬菜、瓜果、梨桃之类的食物要去皮或洗净表皮上的残留农药,最好在开水里烫35分钟再食用;

3、在商店选购食品时,应注意生产厂家及生产日期,不食用无标签或非正规生产厂家的包装食品,不食用过期变质食品和病死的禽、畜肉;

4、食用鱼、虾、肉,蛋、奶等食品必须保证选料新鲜、干净,不要吃隔夜变味的饭菜。此类食品应高温加热后食用,不要生吃;

5、存放食品的容器要清洁无毒,食品特别是熟食要存放在清洁、干燥、通风条件好的地方,并要防止老鼠、蚊蝇、蟑螂等污染食品,避免化学药品与食物混放在一起;

6、要注意个人卫生,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良好习惯,尽量不要用手直接接触食物;

7、到食堂用餐使用经过严格消毒的统一餐具或自备餐具。宿舍内每人应有自己的餐具,饭后应清洗干净,妥善保存;

8、坚持一日三餐,做到有规律进食,不爆饮爆食,聚会时切勿过量饮酒,尽可能根据气候特点和个人身体状况合理安排饮食,特别要注意患病期间的饮食卫生。

三、用电安全

(一)日常安全用电原则:

1、严格遵照实验室总闸、分闸供电的额定,功率要求,不得超负荷用电。

2、大功率用电设备应设专线供电,同线连接的较小功率负载应设置分路保险。测量仪器应与功率设备分别使用不同的供电线路。

3、电源设备、接插件周围严禁存放有机溶剂、纸张等易燃物品。

4、室内电源线的布设应由电工完成。自行设置的接线板要符合规范。

5、电器设备要有符合规范的接地,以确保人身安全。

6、发现供电系统异常应及时报告电工处置。

7、对易于受停电事故损害的贵重仪器设备要尽可能地采取保护措施。

8、严禁在实验室内使用明火电炉烧水、做饭取暖。

9、实验结束后,应关掉用电器的电源(特殊设备除外)

10、注意节约用电,做到人走灯灭,关好计算机和其它办公室设备的电源。

四、交通安全

学生走路和骑车时,需注意哪些安全问题。

1、须遵守交通信号、交通标志和交通标线的各种规定。

2、要自觉遵守交通法规,时刻注意交通安全。

3、走路时要讲究社会公德,不乱扔果皮、纸屑和赃物,不随地吐痰。

4、走路时精力要集中,目光要自然,不要东张西望、左顾右盼。

5、不要一边走路,一边吃东西或打闹玩耍。这样,既不卫生,又不雅观,还不安全。若因确实饥饿而需要吃点东西,可以在路边找个适当的地方,待吃完后再走。

6、不准在街道和公路上学骑自行车或游戏、打闹、坐卧等。自行车的车闸、车铃,必保持有效;自行车不准安装机械动力装置。骑自行车要在非机动车道上靠右边行驶,不逆行;转弯时不抢行猛拐,要提前减慢速度,看清四周情况,以明确的手势示意后再转弯。经过交叉路口,要减速慢行、注意来往的行人、车辆;不闯红灯,遇到红灯要停车等候,待绿灯亮了再继续前行。

五、校园防盗

(一)宿舍防盗

1保管好贵重物品。将贵重物品随身携带,室内无人时要锁门、关窗。

2存入银行,存折加密。密码、存折、身份证等要分开存放,不要将密码告知他人。

3落实学生宿舍管理规定,不随意留宿外人,对外来人员要提高警惕、加强防范。

4、同学搞好团结,互相关心、互相帮助。发现异常情况,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。

(二)教室防盗

1、不随意将贵重物品及现金放在教室,课间休息随身携带,以防被盗。

2将书包背回宿舍,不要图方便放于教室内,以防物品丢失。

 

 

法制篇

一、中学生应具备的法律常识:

1、师请你举例说说哪些是未成年人不能做的事情

旷课、夜不归宿,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,偷窃、有意毁坏财物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,进入法律、法规规定未成年人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、网吧等场所,观看、收听色情、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,打架斗殴、辱骂他人,携带管制刀具等等。

2、为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,《未成年人保护法》和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》分别做出了一些禁止性规定,中学生不应当违反这些规定。

3、青少年犯罪的十大征兆

1.对学习不感兴趣,学习成绩无缘无故的下滑,不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,考试时进行抄袭,对考试结果不以为然,留级也无所谓;

2.对事物的兴趣开始变化,劳动懒散,上课思想不集中,而对武打、言情和低级庸俗甚至黄色的录像、书刊和光盘甚感兴趣;

3.经常迟到、早退、旷课,厌恶学校生活,这种孩子如果与校外的不法分子或无业人员有了联系,就会越来越不情愿回家;

4.心理方面有变化,如精神恍惚,情绪波动,举止反常,心神不定,东张西望;

5.对教师和家长的关怀帮助表示反感,甚至怀有敌意,恶语顶撞,有时给教育者出难题,看笑话;

6.对遵守纪律、要求进步的学生进行讽刺、挖苦和打击,同情和包庇甚至效仿有劣迹或不法行为的人,把反社会的人格或行为当作是"勇敢"的表现;

7.原本养成的生活规律出现变化,如从早起变成睡懒觉,从注意卫生变为邋里邋遢、不修边幅甚至肮脏,或一反常态地特别喜欢梳妆装扮;

8.道德品质起了变化,如从诚实变成爱撒谎,爱说空话、大话、假话,从谦虚变成傲慢,从斯文变成野蛮,喜欢逞能,从文明礼貌变成口吐秽言、动作粗野,或在家长、老师面前循规蹈矩,而背后却胡作非为;

9.结交不三不四的人,或与校外的流失生和有前科的人结交,或拉帮结伙聚在一起甩扑克打麻将,或三五成群出入公共场所,惹是生非,遇事便大打出手,惟恐天下不乱;

10.过分追求物质享受,染上了一些成年人的不良行为习惯,如抽烟喝酒等。

4、青少年主要犯罪问题调查

打架斗殴

校园是和谐的,宁静的,乃是圣洁之园。在现实生活当中,学校里曾经出现过程度不同的打架斗殴等不和谐的音符。轻者,会造成他人轻伤,重者,会造成粉碎性骨折等等。很多因此受到法律处罚的未成年人后悔已经晚了。

(一)打架斗殴的危害

1扰乱学校正常的教学管理秩序2严重影响被害人的身心健康3给加害人的家庭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

4最终害了自己

(二)如何避免打架斗殴

1、防突发性斗殴的“偏方”——说服术。突发性斗殴往往是由于不能冷静对待某一小事而引起的。防止这种斗殴应当采取说服的方法,讲清“行少顷之怒,丧终身之躯”的道理和严重后果,使用冲动的双方冷静下来。

2、防报复性斗殴的方法——攻心术和暗示效应。报复性斗殴往往产生于某种畸形的变态心理,这种斗殴的处置同突发性斗殴一样,需用说理的方法化解。所不同的是在说理时不可指对方的错误,一面引起对方反感。而必须委婉相劝,用一种相似的人和事来暗示对方。让对方自己觉悟,则矛盾自消。

3、防演变性斗殴——及早化解。演变性斗殴是指两者之间长期积怨、受辱、被欺负而无人调解,使矛盾由量变发展到质变而产生激烈的报复性斗殴。这种斗殴往往致人死亡,因此,对这类斗殴的及早发现、及时化解和预防显得尤为重要。

4、防群体性斗殴——明辨是非。群体性斗殴往往因本班、本年级的同学、老乡或朋友与人发生纠纷后,不能冷静处理而纠合起来向对方进行报复的斗殴。中学生应明辨是非,冷静对待,不参与此类纠纷,并劝阻他人参与群殴。

(三)劝阻打架斗殴

如果你遇上别人打架斗殴,应该做到:

1、不围观、不起哄、不介入、更不要火上浇油。

2、如果你想劝解,应当先问明情况,站在公正的立场上做双方的工作。若劝解无效,应迅速向学校有关领导或保卫部门报告,以防事态扩大。

3、打架的一方如果是你的同学或熟人,在劝解时要主持公道,不可偏袒。在采取隔离措施时,应当首先拉自己的同学或朋友,以免被对方误解为“拉偏架”,或者将你当作对方的“同伙”而受到无辜伤害。

4、见义勇为是每一个公民应有的道德。当学校有关部门调查打架真相时,现场目击人要勇于出来向有关部门提供线索和证据,以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,使肇事人受到惩处。

阅读 10301 次数